10月21日,全國信創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成立大會暨首屆高峰論壇在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大學盛大開幕,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職業院校發展處處長任占營,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副主任劉明亮,甘肅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甘肅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白江平出席大會并致辭,來自全國各地數百名職業院校教師代表出席大會,共同見證全國信創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成立,并探討信創職業教育未來融合發展之路。
今年七月,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重點任務的通知》,提出了11項重點任務,其中包括“打造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支持龍頭企業和高水平高等學校、職業學校牽頭,聯合行業組織、學校、科研機構、上下游企業等共同參與,組建一批產教深度融合、服務高效對接、支撐行業發展的跨區域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全國信創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的成立,正響應這一號召。當下,信創產業高速發展,持續給職業教育提供先進的數字化技術,推動教學的數字化升級,另一方面整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也需要職業教育不斷培養提供優秀的人才。信創和職教緊密連接,兩者的融合也符合國家在職業教育領域以及自主創新層面的發展規劃。
據了解,本次共同體組織機構由北京神州數碼云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大學以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共同發起,共同體成員包括全國84所高職院校,以及中職院校、企業、行業組織、本科院校、出版社、技師院校等組織共計超過300家。多方協作共同加快產教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滿足產業和企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探索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新模式。
全國信創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成立推桿儀式
神州數碼憑借自身在信創產業和職教領域的實踐和拓展,將為共同體的良好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當前,數字化已經成為產業發展最重要推動力之一,神州數碼的數云融合戰略構想為眾多行業提供了數字化發展路徑,在大會現場,神州數碼向共同體捐贈《數字化的力量》和《時間的力量》,兩本書由神州數碼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郭為所著,闡述了對數字化的認識以及企業數字化發展路徑,并系統介紹了神州數碼在自身數字化轉型理念與實踐、內部管理方法論以及對外數字化服務的積累。在數字化技術創新的同時,自主創新的智算基礎設施——包含算力、網絡、存儲、安全等產品也成為數字產業發展最重要的基石。神州數碼作為信創產業發展的重要參與者,自主打造的神州鯤泰系列產品已經廣泛服務于政企、運營商、金融、能源、職教等眾多領域。
《數字化的力量》和《時間的力量》捐贈儀式
在職教行業的拓展中,神州數碼連續十六年成為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競賽平臺提供商和技術支持企業,服務于高職組“信息安全管理與評估”以及中職組“網絡搭建”賽項,連續十六年零差評,體現了神州數碼雄厚的技術產品實力和嚴謹的工作態度。破解人才培養難題的根本的出路還是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職業院校和行業企業緊密結合,從專業發展、課程建設、教材開發、考試評價、定崗實習等各個方面入手,形成人才鏈、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四鏈融合的發展機制,有助于持續提升育才質量。
神州數碼信創業務集團副總經理 陶然
共同體成立伊始,成員單位立刻踐行其發展理念。神州數碼與鄭州工業安全職業學院、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長沙高新技術工程學校、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西寧城市職業技術學院、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大學、慶陽職業技術院、甘肅警察職業學院、定西職業技術學院、酒泉職業技術學院、甘肅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等十余所院校舉辦信創產業學院授牌儀式,融合信創產業發展需求與職業院校育才方案,建設信創產業學院,緊貼信創產業技術發展,突出崗位技能要求和實際操作能力要求。信創產業學院將通過一系列舉措加強產學研融合,完善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服務能力,培養適應區域信創產業發展需求的高等技術應用人才;為區域信創產業教學課程建設與發展發揮示范作用,夯實區域信創發展人才基礎。該方案已在全國多地落地實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們與校方通力合作,圍繞國產操作系統、辦公軟件運維與應用,緊扣信創產業崗位需求分析,銜接中職計算機相關專業(群)的培養方案和教學標準,對接計算機類專業的網絡、軟件技術、和互聯網服務等專業的技術技能,制定相關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信創產業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進而提升學生職業素養和就業能力。未來,在共同體的推動下,會有更多的院校加入我們的生態體系,共同將信創產業發展需求與職業培養更緊密的結合在一起。
全國信創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成立將為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建立一座堅實的橋梁,創新理念、產業技術、人才資源將在這個平臺上高效流動,同時也將作為推動區域產業發展與教育進步的重要抓手,在推動技術創新的同時,為產業持續繁榮提供不竭動力。作為共同體的牽頭單位之一,神州數碼也希望能有更多的生態企業伙伴,以及更多的職業院校加入我們,一起育人成才,為信創產業發展、為技術創新、為數字中國的實現貢獻力量。
版權所有2016-2023 神州數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保留一切權利。 京ICP備05051615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7792號